边江
详细资料
姓名:边江
职务:油气储运工程系主任
职称:教授,博士生导师
学科方向:油气储运工程
联系方式:
电子邮箱:bj@yangtzeu.edu.cn
办公地点:长江大学武汉校区综合实验楼B209
教育与工作经历:
2024年05月-至今:长江大学,油气储运工程,教授
2022年12月-2024年04月:中国石油大学(华东),油气储运工程,副教授
2021年03月-2022年11月:中国石油大学(华东),油气储运工程,助理研究员
2021年03月-2024年04月:中国石油大学(华东),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,博士后
2019年09月-2020年09月,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,化学与生物分子工程,联合培养博士
2017年09月-2020年12月,中国石油大学(华东),油气储运工程,博士
2014年09月-2017年06月,中国石油大学(华东),石油与天然气工程,硕士
2010年09月-2014年06月,中国石油大学(华东),油气储运工程,学士
研究领域:
(1)油气处理与加工;
(2)海洋油气管道输送工艺;
(3)氢能储运。
教学情况:
《油气集输》、《海上油气集输》
个人简介:
边江,男,1992年生,博士(后)、教授、博导,担任《Frontiers in Energy Research》副主编,《Fluid Dynamics & Materials Processing》编委,《Petroleum Science》、《天然气工业》、《低碳化学与化工》青年编委/。围绕复杂组分天然气安全集输与高效净化、氢气储存与液化关键技术开展研究,近五年作为合作单位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,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、工信部高技术船舶科研项目子课题、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、国防科工局技术基础科研项目子课题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、江苏省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各1项,中石化、中石油、中海油科技攻关项目10余项;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、Energy、AIChE Journal等能源和化工顶级期刊发表SCI/EI检索论文70余篇(其中SCI一区30余篇,ESI高被引论文3篇);作为主编出版英文学术专著1部,参编英文专著1章;以第一发明人授权国内外发明专利、软件著作权20余件;获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成果二等奖(排名1/5)、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应用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(排名1/10)、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(排名2/10)等。
代表性项目:
[1]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(合作单位),新型FLNG装置天然气带压液化复杂流动与换热的基础问题,2022-2025,主持。
[2]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,基于超声速膨胀的重烃结晶促进天然气凝结液化机理,2022-2024,主持。
[3] 工信部高技术船舶科研项目子课题,海上FLNG高效紧凑预处理关键设备研究,2023-2025,主持。
[4]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,基于超声速膨胀的天然气重烃组分结晶机理,2022-2024,主持。
[5] 国防科工局技术基础项目子课题,含砂海水冲刷下××××机理分析,2023-2024,主持。
[6]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,基于超声速膨胀的氢气非均质凝结液化机理研究,2022-2023,主持。
[7] 青岛市博士后应用创新项目,深远海天然气超声速处理装置,2021-2023,主持。
[8] 江苏省油气储运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,水下油气管道泄漏扩散机理研究,2021-2023,主持。
[9] 教育部石油天然气装备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,天然气超声速旋流脱二氧化碳技术研究,2023-2025,主持。
[10] 中石油委托项目,油田氢能利用安全控制技术,2022-2023,主持。
[11] 中石油委托项目,可燃冰采集技术前期研究,2021-2022,主持。
[12] 中石化委托项目,CO2采出液油气水体系溶解析出与流变特性研究,2023-2024,主持。
[13] 中石化委托项目,含蜡原油管输沉积规律分析评价,2022-2023,主持。
[14] 中海油委托项目,海管运行工况模拟计算,2021-2022,主持。
[15] 长江大学学科拔尖人才科研启动资金,海上天然气集输,2024-2026,主持。
代表性论文:
第一/通讯作者发表SCI、EI检索论文70余篇,代表性:
[1] Thermodynamic and economic analysis of a novel hydrogen liquefaction process with LNG precooling and Brayton cycle, Energ. Convers. Manage. 250 (2021) 114904.(第一作者,SCI一区TOP,IF=11.533)
[2]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of hydrogen recirculation ejector for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s considering the boundary layer separation effect, J. Clean. Prod. 397 (2023) 136535.(第一作者,SCI一区TOP,IF=11.072)
[3] Meniscus inspired flexible superhydrophobic coating with remarkable erosion resistance for pipeline gas transmission, Chem. Eng. J. 451 (2023) 138573.(通讯作者,SCI一区TOP,IF=16.744)
[4] Energy separation and condensation effects in pressure energy recovery process of natural gas supersonic dehydration, Energ. Convers. Manage. 245 (2021) 114557.(通讯作者,SCI一区TOP,IF=11.533)
[5] Supersonic separation technology for carbon dioxide and hydrogen sulfide removal from natural gas, J. Clean. Prod. 288 (2021) 125689.(通讯作者,SCI一区TOP,IF=11.072)
[6] Effects of energy conversion under shock wave on the effective liquefaction efficiency in the nozzle during natural gas dehydration, Energy 283 (2023) 129030.(通讯作者,SCI一区TOP,IF=9.0)
[7] Surface crystallization mechanism of n-hexane droplets, Energy 263 (2023) 125921.(第一作者,SCI一区TOP,IF=9.0)
[8] Analysis and efficiency enhancement for energy-saving re-liquefaction processes of boil-off gas without external refrigeration cycle on LNG carriers, Energy 239 (2022) 122082.(第一作者,SCI一区TOP,IF=9.0)
[9] Spatial differences in pressure and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of CO2 hydrate with dissociation for geological CO2 storage, Energy 240 (2022) 122508.(第一作者,SCI一区TOP,IF=9.0)
[10] Homogeneous nucleation and condensation mechanism of methane gas: a molecular simulation perspective, Energy 248 (2022) 123610.(第一作者,SCI一区TOP,IF=9.0)
[11] Co-condensation and interaction mechanism of acidic gases in supersonic separator: A method for simultaneous removal of carbon dioxide and hydrogen sulfide from natural gas, Sep. Purif. Technol. 322 (2023) 124296.(第一作者,SCI一区TOP,IF=8.6)
[12]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pre-erosion initial structures on the CO2 corrosion behavior of X65 carbon steel, Corrosion Science 227 (2024) 111752.(通讯作者,SCI一区TOP,IF=8.3)
[13] Condens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mmonia vapor during supersonic separation: A novel approach to ammonia-hydrogen separation, Fuel 359 (2024) 130401.(第一作者,SCI一区TOP,IF=7.4)
[14] 气体超声速凝结与旋流分离研究进展. 化工进展, 2021, 40(4): 1812-1826.(第一作者,EI)
[15] CO2水合物分解实验及分解速率模型. 天然气工业, 2021, 41(7): 152-159.(通讯作者,EI)
代表性专利:
排名第一申请/授权国内外发明专利、软件著作权20余件,代表性:
[1] Bian J, Cao X W, Li Y X, et al. Full-rotational-flow supersonic separation device, 专利号: NL2028048(荷兰发明专利)
[2] 边江, 曹学文, 李钰璇, 等. 一种全旋流超声速分离装置, 专利号: ZL2020105487692(中国发明专利)
[3] 边江, 曹学文, 郭丹, 等. 一种高效雾化甘醇脱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和应用, 专利号: ZL2020105798511(中国发明专利)
[4] 边江, 臧雪瑞, 曹学文, 等. 一种含缓冲结构超疏水耐磨涂层的制备方法, 专利号: ZL2022100969734(中国发明专利)
[5] 边江, 曹学文, 徐中英, 等. 一种用于成品油管道隔离输送的油基隔离凝胶制备方法, 专利号: ZL2024100453768(中国发明专利)
主要成果及获奖情况
[1] 2024年,“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成果二等奖”(排名第1)。
[2] 2023年,“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应用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”(排名第1)。
[3] 2022年,“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”(排名第2)。
[4] 2021年,“中国·山东博士后高端装备产业特别奖”(全国高端装备组唯一奖项)。
[5] 2021年,“山东省‘互联网+’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牌指导教师”。
(2024年7月更新)